日本醫療法人如何賺錢?完整解析收入來源、設立流程與盈利模式
- Nero Lee
- 8月19日
- 讀畢需時 9 分鐘
已更新:8月24日
日本的 醫療法人(医療法人) 在法律上屬於非營利組織,雖然不得直接分紅,但透過正確的架構設計與經營策略,仍能打造出 合規、可持續且現金流穩定 的高獲利模式。
在日本市場,特別是結合 自由診療(自費診療)、再生醫療(幹細胞治療、PRP、成纖維細胞療法)、醫療觀光(Medical Stay Visa) 與 高端健檢 等高附加價值醫療服務,能夠有效提升醫療法人收入結構。這也是許多海外企業與投資人最關注的商業模式之一。
👉 延伸閱讀:厚生労働省|医療法人制度について
相較於單純依賴 保險診療 的診療報酬點數,日本醫療法人若能導入 自由診療 × 再生醫療 × 醫療觀光 的整合型商業模式,不僅可提升 LTV(顧客終身價值),也能在全球醫療旅遊需求快速成長的背景下,搶佔更高端的市場。
本文將以實務角度,深入解析如何運用上述策略,建構合法的 日本醫療法人盈利結構,幫助企業與投資人快速掌握日本市場的核心機會。

目錄
日本醫療法人收入來源全解析|現金流與獲利結構核心
保險診療(健保/社保)透過 國民健康保險 與 社會保險 的診療報酬點數結算,屬於醫療法人的穩定基礎收入來源。雖然毛利較低,但能確保長期現金流,維持診所與醫院的經營安全性。
👉 延伸閱讀:厚生労働省|診療報酬制度
自由診療(自費診療)日本醫療法人最具 高毛利與高現金流 的主戰場。主要涵蓋:
再生醫療(幹細胞治療、PRP再生療法、成纖維細胞療法、SVF/上清液)
抗衰老療程(NMN注射、NAD+、高濃度維他命C)
醫美醫療(皮膚雷射、水光注射、HIFU超聲刀)
高端健檢與影像學檢查(PET-CT、癌症基因檢測)
這些項目不僅具備高單價,還能吸引跨境 醫療觀光(Medical Stay Visa) 患者,是日本醫療法人盈利模式的關鍵。
👉 延伸閱讀:再生医療等の安全性確保法|厚生労働省
附屬設施與延伸科別設立 康復中心、健檢中心、牙科、美容皮膚科 等附屬科別,有助於提升客單價並推動交叉銷售。例如,健檢中心與醫美部門結合,可以將健康檢查後的客戶導流至再生醫療與抗衰老療程,提升 LTV(顧客終身價值)。
👉 延伸閱讀:日本医師会|自由診療と保険診療の違い
收入來源 | 毛利結構 | 合規複雜度 | 擴張速度 | 核心風險點 |
保險診療 | 低~中 | 低 | 中 | 點數調整、區域競爭 |
自由診療 | 中~高 | 中~高 | 高 | 廣告規範、療效表述、醫療品質 |
附屬設施 | 中 | 中 | 中 | 人才供給、投報期長 |
合法增厚利潤的關鍵|日本醫療法人四大收入槓桿設計

日本醫療法人是非營利法人(非営利性),與一般的 株式会社(股份公司) 不同,不得分紅,所有收益必須回饋於診所或醫院的經營。但在合規框架下,仍可透過以下方式 間接實現利益與資金轉移,形成穩定的 日本醫療法人盈利模式:
醫師報酬與董事報酬
合理設計薪酬制度,依據 職務內容、臨床產能、法人規模 制定報酬。
在合規前提下,成為法人內部 主要獲利渠道。👉 延伸閱讀:厚生労働省|医療法人制度について
不動產持有與租賃結構
由關聯公司或個人持有診所/醫院不動產,並出租給醫療法人。
租金成為 現金流轉移工具,同時具備 資產保值與升值 功能。👉 參考案例:日本不動產投資指南|JETRO
管理顧問費與營運外包
成立關聯的 株式会社,提供營運管理、行銷推廣、人力派遣與品牌經營等服務。
醫療法人支付顧問費,盈餘則 合法留存於營利公司,形成「法人+營利公司」的三角架構。
醫療觀光與國際患者導流
以醫療法人名義承接海外患者(如 幹細胞治療、癌症免疫療法、高端健檢)。
由境外代理公司負責 國際諮詢、翻譯服務、行程管理,協助跨境患者在日本就醫。👉 延伸閱讀:外務省|Medical Stay Visa(医療滞在ビザ)
日本醫療法人設立流程指南|從準備到登記的完整步驟
日本醫療法人設立流程|三大步驟完整解析
在日本設立 醫療法人(医療法人),需依據《醫療法》進行嚴格審查,流程一般分為 事前準備 → 申請程序 → 登記與公告 三個階段。
1. 事前準備
擬定 醫療法人定款 與 經營計劃書,說明診療科別、經營方向與財務預測。
確保有至少 一名具備日本醫師執照 的醫師擔任「理事長」,作為法人最高負責人
2. 申請程序
向所在地 都道府縣知事 提交設立申請,內容包含:
經營計劃書
定款草案
醫師資格證明
設施平面圖等
由 醫療審議會(医療審議会) 進行審查,確認是否符合 公益性、資金來源穩定性、醫療法規 等要求。
審查通過後,由 都道府縣知事核發設立認可書。
3. 登記與公告
向 法務局 辦理法人登記,完成後才可正式以 醫療法人名義 開設或承接醫療機構。
整合型商業模式解析|四大策略全面提升醫療法人 LTV

1. 醫美 × 再生醫療
將 PRP 再生療法、幹細胞上清液注射、NMN 抗衰老點滴 與 醫美皮膚療程(如雷射、美塑注射、HIFU) 進行整合,打造高單價且 回購率極高的抗衰老產品組合。這種結合方式能同時滿足健康管理與美容需求,是 自由診療(自費診療) 的核心成長引擎。
2. 高端健檢 × 會員制
設計 企業菁英/CEO 年費會員制方案,搭配 影像健檢(PET-CT、MRI)、癌症預測基因檢測 與 第二醫療意見(Second Opinion)。這種模式可有效鎖定 高資產階層,並延伸至企業健康管理領域,提升 LTV(顧客終身價值)。
👉 延伸閱讀:国立がん研究センター|がんゲノム医療
3. 醫療觀光 × 專屬導覽
針對 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與東南亞患者,設計完整的 日本醫療旅遊服務。內容包含:
中文客服與醫療翻譯
專車接送
術後療養規劃
與國際醫療保險的接軌
此模式結合 Medical Stay Visa(醫療滯在簽證),可大幅提升海外患者的信任度與體驗感。👉 延伸閱讀:外務省|Medical Stay Visa(医療滞在ビザ)
4. 品牌輸出 × 連鎖拓展
由 醫療法人主導品牌與醫療品質控管,營運部分則交由 株式会社 執行。這種模式能快速複製至 東京、大阪、名古屋等主要城市,形成 連鎖化與品牌標準化,確保醫療水準一致,並擴展市場影響力。
日本醫療法人落地實務|從 0 到 1 的五大執行步驟
1. 市場模型與選址
鎖定 再生醫療、醫美、自費高端健檢 的組合比例,並評估:
商圈(是否鄰近高消費區域)
交通便利性(新幹線、地鐵、國際機場)
互補科別(健檢中心 × 醫美 × 再生醫療的協同效應)
👉 延伸閱讀:SUUMO|日本醫療・生活設施區域調查
2. 法人結構與稅務設計
建構 三層結構:
醫療法人(非營利法人):負責診療業務(保險診療+自由診療)。
株式会社:承接管理顧問費、品牌行銷、人力派遣。
不動產 SPV:持有並出租診所建物,實現 現金流轉移與資產升值。
同時盤點:董事報酬、租賃費、顧問費的 合理區間,避免觸及稅務爭議。
👉 參考資訊:国税庁|法人税の基本
3. 診療清單與 SOP
依據 再生醫療等安全性確保法 與 自由診療規範 制定標準化流程:
療程設計:PRP、幹細胞上清液、NMN、醫美療程
風險揭露:副作用、療效不確定性
品質管控:細胞培養、感染控制
醫療紀錄管理:合規留存與追蹤
👉 延伸閱讀:AMED 日本医療研究開発機構|再生医療
4. 行銷與 SEO 佈局
以核心關鍵字群進行 SEO 戰略:
「日本醫療法人」
「日本再生醫療」
「自由診療價格」
「醫療觀光」
「高端健檢」
搭配:
多語官網(日文/中文/英文)
內容行銷(FAQ、醫療知識部落格、案例分享)
社群行銷(Facebook、Instagram、LINE 官方帳號)
5. 國際病患服務
導入 跨境醫療旅遊支援:
中文、英文、日文三語醫療翻譯
專車接送與 VIP 醫療動線
術後休養規劃(溫泉療養、康復中心)
國際醫療保險對接
配合 Medical Stay Visa(醫療滯在簽證) 申請流程
日本醫療法人盈利結構 FAQ|常見問題與合規解答
打造合法合規、可持續且具備現金流的醫療法人經營模式
Q1:非醫師能否主導日本醫療法人經營?
A:依據日本《醫療法》(医療法),醫療法人(医療法人)必須由具備日本醫師執照的理事長領導。非醫師雖然不能直接成為理事長,但可以透過 理事會成員、關聯公司(株式会社)或投資架構 參與經營策略與資金運作。例如,不動產持有公司出租診所、管理顧問公司收取管理費,都是常見且合規的方式。
Q2:日本自由診療收入要如何提升?
A:日本自由診療(自費診療)是醫療法人的主要獲利來源之一,涵蓋 再生醫療(幹細胞治療、PRP、成纖維細胞)、抗衰老療程(NMN、NAD+、高濃度維他命C)、醫美服務(HIFU、皮秒雷射、水光注射)以及高端健檢。建議做法:
組合療程設計:將 PRP、上清液、NMN 與皮膚美容整合,提升客單價。
會員制經營:為高資產客戶設計年費制健檢+第二醫療意見,強化黏著度。
Q3:外國患者(醫療觀光)如何合規經營?
A:隨著日本 Medical Stay Visa(醫療停留簽證)的推廣,許多診所開始服務海外患者。但需注意:
廣告合規:禁止誇大療效,只能中立說明治療內容與流程。
國際患者服務:需確保中文/英文醫療翻譯、專車接送、保險銜接。
風險揭露:再生醫療、自由診療須明確告知副作用與不確定性。
Q4:日本醫療法人的常見盈利結構是什麼?
A:由於醫療法人屬於非營利組織(非営利性),無法直接分紅,常見的合規盈利結構為 「三角架構」:
醫療法人:專注診療業務(保險診療+自由診療)。
株式会社(關聯公司):承接行銷、人力派遣、品牌經營與國際醫療導流,透過顧問費回收利潤。
不動產 SPV:持有診所大樓並出租給醫療法人,形成資產增值與租金收益。
此架構既能合規運作,又能兼顧現金流穩定性。
Q5:日本醫療法人設立流程需要多久?
A:一般而言,從準備到完成登記約需 6~12 個月,流程包含:
準備階段:撰寫定款、經營計劃書,確保理事長資格。
審查階段:向都道府縣知事提出申請,通過「醫療審議會」審查。
登記階段:法務局登記完成,公告後方能正式開業。
👉 參考資料:厚生労働省|医療法人設立手続き
結論|如何打造合規、可持續且具現金流的醫療法人模式
在日本,單純依靠 醫療法人(医療法人) 本身「賺錢」並不容易,因為法律制度設計的核心就在於防止醫療過度商業化、純粹營利化。然而,若能妥善運用 法人薪酬設計、不動產結構、關聯公司顧問費、自由診療與醫療觀光 等策略,就能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,形成 穩定且具持續性的獲利模式。
特別是:
自由診療(自費診療):涵蓋再生醫療、幹細胞治療、抗衰老療程與醫美服務,是提升現金流的核心。
再生醫療:如 PRP、成纖維細胞、SVF/上清液等療程,具備高附加價值。
醫療觀光(Medical Stay Visa):吸引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與東南亞患者,結合國際醫療翻譯、術後休養與保險對接。
附屬設施:健檢中心、康復中心、牙科與美容皮膚科,提升客單價與交叉銷售。
關聯公司經營:透過管理顧問費與營運外包,將盈餘合法留存在株式会社,達到「非營利法人 × 營利公司」的平衡。
因此,雖然 日本醫療法人法律定位為非營利法人,但只要透過 自由診療、再生醫療、醫療觀光、附屬設施 以及 關聯公司架構,仍然可以建構出 合法、可持續且具備現金流的醫療法人盈利模式。
想進軍日本市場?Ogami Venture 是您的最佳夥伴!
我們深耕日本產業第一線,提供日本最新的產業知識跟專案合作等實戰資源,協助企業成功落地、拓展商機。
📩 加入我們成為日本CEO,獲得專業一對一諮詢
Email:
LINE 官方帳號:點我加好友
📬 訂閱追蹤,免費獲得最新日本商業知識與合作機會